close

轉載十牛圖

 

禪詩《牧牛圖頌》賞析   何勁松 /文

 

接觸過佛教的人都知道,唐代的大禪師們——諸如馬祖道一、百丈懷海——很喜歡用“牧牛”比喻“治心”,即將牧童比作 人,將“牛”比作“心”,或是將牧童比作“心”,而將牛比作“性”,以十牛比作修心的十個階段。《景德傳燈錄》記馬祖問石鞏:汝在此何務?答曰:牧牛!同書記長慶懶安稱自己在溈山三十多年不學溈山禪,但牧一頭水牯牛。這些牧牛公案後來逐漸形成圖卷,並由許多禪師依據圖卷作成偈頌,從而成為圖文並茂的禪門心法著作。

  著名禪師普明所作的“牧牛圖頌”是禪詩中的佼佼者。因其詩“言近而旨遠”、其圖“象顯而意深”,故為廣大參禪者所珍 愛,唱和者代不乏人,遠至日本亦有酬唱之作,其數量之多,達洋洋二百餘首,在詩歌史上實屬罕見。普明禪師生卒年不詳,但從萬松行秀(1166- 1246)《請益錄》中“太白山普明禪師頌牧牛圖十章”的記述來看,當是宋代僧人。

  普明的牧牛圖頌所繪之牛由黑變白,分成未牧、初調、受制、回首、馴伏、無礙、任運、相忘、獨照、雙泯十個階段,其著眼點在於調心證道,以人牛不見、心法雙亡為最高境界,修行方法上主循序漸進、曆階而升,帶有神秀一系“漸修”的特色。

  在唐宋詩林藝圃中,禪家詩是其重要組成部分。禪詩雖不足以奪李、杜、蘇、黃等人之席,但同樣也是詩中的別調。據不完 全統計,唐宋時期的禪詩大致在三萬首以上。禪與詩的關係,元好問的《學詩七絕》說得好:“詩為禪客添花錦,禪是詩家切玉刀。”這說明禪與詩是有某種內在聯繫的。以比興詩寓禪之無上道,正是借重其“不觸”、“不黏”、“不落言詮”、“不涉理路”的藝術特徵,這種特徵和禪的不立文字而又不離文字的旨趣是一致的,因而能很好地顯示禪境和證悟。其“不背”、“不觸”的藝術手法既可以讓人有所體認,又不會落於理知,這就叫說而無說,言滿天下而無口過。

  不過,禪詩的“不落言詮”的思維方式,對今天的普通讀者而言,似乎會有一種不易揣摸、難以把握的感覺。故本人不揣淺 陋,斗膽對普明禪師的頌詩略加解析,以期發其幽光,揚其清芬,使禪苑佳章不致汩沒。若能使讀者由此而對禪學思想有所感悟,那便是無上功德了。

 

001

未牧第一
 猙獰頭角恣咆哮,奔走溪山路轉遙;

 一片黑雲橫穀口,誰知步步犯佳苗。

  【賞析】《易經》雲:“君子卑以自牧。”人的心性未經琢磨時,就如同未受調馴的野牛,揚頭橫角,恣意咆哮,猙獰可畏。未能制禦的野牛終日奔走在溪山之間,越走越遠,不知回家;禪人不知調禦心性,也會有違“明心見性”的宗旨,遠離真心的家園,無悟道之可能。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這樣的五陰惡念就象烏雲一般到處彌漫,遮住了光明本性,以至迷失了歸途。只可惜,那難得的善根所生長的佳苗,被狂奔的野牛踐踏殆盡。

 

 002

初調第二


我有芒繩驀鼻穿,一回奔競痛加鞭;

從來劣性難調製,猶得山童盡力牽。

【賞析】牛喻心性,牧童則喻心的主人。好比是勇敢的山童,猛然間用芒繩穿貫牛鼻;放蕩不羈的心性終於被主人強行管束,受到調製。然而,心猿意馬,甚難控制,所以還會“一回奔競”,為此牧童仍須痛加鞭策。人的心性由於長時間被無明煩惱薰習污染,一下子很難蕩滌乾淨,就象牛兒不甘芒繩穿鼻,奔走馳競,不遵約束。因此,主人絲毫不能懈怠,尚需時加惕磨,盡力護持,務使其循善去惡,改過自新,方能免其恣縱。

 

003 

受制第三

漸調漸伏息賓士,渡水穿雲步步隨;

手把芒繩無少緩,牧童終日自忘疲。

 

【賞析】牛兒既已受制,且在痛加鞭策之後,已經野性漸去,不再四向奔跑;心性調伏之後便不再顛倒妄想,違理犯過。但是,這時仍處在關鍵時刻,心主——牧童的制禦功夫仍不可省,無論是流涉人世苦海還是穿過現象界的迷雲,都必須緊隨其後,不能稍懈。只有這樣,才能善念日增,劣性日消,否則便會前功盡棄,牛不調馴,心不調伏。當然,調製心性,遷善改惡雖極其辛苦,但苦中有樂,樂而忘苦,所以牧童終日忘其疲倦。

 
 

 

 004

回首第四

日久功深始轉頭,顛狂心力漸調柔;

山童未肯全相許,猶把芒繩且系留。

 

【賞析】俗話說:放下屠刀,回頭是岸。牛既受制已久,調馴功深,便開始回心轉意。當然,回心轉意也經歷了由勉強轉頭到自然回首的過程。人性亦同。人有劣性,自知懺改,即是回首。換句話說,心由勉強向善而進至於自然向善。然而,此時心主——山童仍然不能完全相信相許,放鬆警惕,因為顛狂之心雖已調和柔順,可是長時間的習染不可能一下子蕩除乾淨,時時都有逾越的危險,因此克制的功夫、防閑的工具斷不可去,還需把清規戒律這條芒繩系在牛的鼻子上。

 005

馴伏第五

綠楊陰下古溪邊,放去收來得自然;

日暮碧雲芳草地,牧童歸去不須牽。

 

【賞析】“綠陽陰下”和“古溪邊”在普明禪師那裏別有喻意。前者喻“色界”,後者喻“空界”。就是說,只要牛兒野性全消,那麼無論是在綠楊陰下,抑或是在古溪岸邊,都會放收自如。同樣,人的劣性全消,善性純乎精粹,則動輒亦會合乎天理良知,不待修持克制,不假勉強作為。此時牛已馴伏于牧童,不勞牽調,在薄暮濃雲的芳草地上,步步自隨主人之後。

006  

無礙第六

露地安眠意自如,不勞鞭策永無拘。

山童穩坐青松下,一曲升平樂有餘。

 

【賞析】黑牛變成白牛,喻心性由劣性臻於善境,不僅繩索既除,而且廄櫪亦廢,露地安眠,絲毫不加防範,因此才“不勞鞭策永無拘”。正因為惡念盡消之後,所作所為皆出自然,合乎天性,無拘無礙,所以心主牧童便可安閒自在,穩坐青松之下,短笛橫吹,奏出升平的樂調,一片快樂詳和的景象。只是“牛”的一念尚存,還需在開悟之後經過“保任”之期。

 

 007

任運第七

 

柳岸春波夕照中,淡煙芳草綠葺葺;
饑餐渴飲隨時過,石上山童睡正濃。

 

【賞析】牛的純白喻心的純善,此時心已達到完全解脫自由的境界。如果說此前“無礙”階段尚需心主牧童照料看守的話,至此“任運”階段則一切外力均屬多餘。因為一切行為,如日月之行天,出於天性自然,毫無勉強。於是,牛在“柳岸春波夕照中”,在“綠葺葺”的“淡煙芳草”裏,饑餐渴飲,隨時任運,自然合道;牧童也可以安眠石上,高枕無憂,一任牛兒東奔西馳。此所謂隨心所欲而不逾矩。

008  

相忘第八

白牛常在白雲中,人自無心牛亦同;

月透白雲雲影白,白雲明月任西東。

 

【賞析】白牛白雲,純乎一色,至此不僅心性純乎善、合乎道,而且主客之間的差別也已泯滅,從而達到性無善惡、形元爾我的境地。對於心主牧童來講,已不存在牛的念頭,更不會起心作念去調伏;對於牛來講,再也不需要牧童的牽拽而能自然合道。牛與牧童的相忘,是謂“人自無心牛亦同”。這裏的“明月”代表自性,為體;“白雲”比喻現象,為用。明月與白雲同色,意指色空一如,體用不二,人牛相忘,主客不分。在明月與白雲的交相輝映下,任東任西,無不自在。

 

009  

獨照第九

牛兒無處牧童閑,一片孤雲碧嶂間;

拍手高歌明月下,歸來猶有一重關。

  【賞析】客體的牛已不復存在,“一片孤雲”如同性分中一點靈光,徹上徹下,縱橫舒卷,無掛無礙。用這顆無差別的心去觀照世間一切現象,則無不光明正大,些無渣滓。至此地步,調攝心性,已臻至境,只是主體的“我”還在明月下拍手高歌,尚未能攝歸大全,因而必須突破最後一關,方可走向圓滿。

 

 010

雙泯第十

人牛不見杳無蹤,明月光含萬象空;

若問其中端的意,野花芳草自叢叢。

 

【賞析】牛已不見,人亦不見,無爾無我,人我兩忘,唯餘象徵大圓鏡智的一輪明月,光含萬象,將人牛等俱攝于宇宙大全之自性。至此主客雙泯之極地,道行圓成,一切複歸於自然。就一個參禪者的過程而言,一般在未悟道之前,見山是山,見水是水;及悟道有個入處以後,見山不是山,見水不是水;經過“保任”、“休歇”之後,見山仍是山,見水仍是水。這裏的“野花芳草自叢叢”即此開悟後的境界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ugustm03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