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大八極「雙撐」中的運用,一招通常有多解,可解成「摔」、「打」、「擒」、「踢」,那個比解好?見人見智,但「摔」比其餘需突破距離應是較難達成,尤其八極拳對大多人來說被認知成是「打」的武術。以下四個視頻,前三個含慢動作,第四個是前三個視頻的連續動作,這是2010年5月22日圓明武學「八極拳格鬥班」教學側錄。

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Osoto gari 圓明武學2010.5.30摔寢課程大外刈教學分享二 :這是做於對手後腳,影片有個有趣的現像,人是正轉加上側轉的,有兩個旋轉的向量,可以與下另一個做於前腳的視頻對照看^^

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0917
每次在靜坐前都會練習旋肩法,把手臂擰旋以刺激手臂上的穴道,當然沈肩墜叉是必要的。這次老師還講解到儒家的正襟危坐法及心齋坐忘

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0910
坐姿要正,丹田才會正,如此氣可通暢,那時老師是這麼說的。

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0903
本次上課老師提到萬物皆有氣的說法,同時由建築物之「壁刀」體驗,在風水學中有壁刀的說法,由建築物的形狀判斷對人體的影響,這次是由人體的感知建築物所散發出的氣場判斷對人體有害,雖然都是判斷,一為知識的推理,一為自身的覺知,總覺得人不應因知識而荒廢覺知,透過八卦掌的氣功體會,把人本來的能力給找回來,另外這次得知嘉燕有喜,恭禧了~

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0827
該曲是重要的日子,在這裡註紀。朝向有丹之士邁進一步^^許多局外人或許看不出這個班在作什麼,不是靜坐就是走掌不然就是站樁…因為氣是無形無色,至少一般人肉眼看不到,我想武術的最高境界不就是邁向武「道」?那什麼是「道」呢?如何以武入「道」?今日有些微的感受了…

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0820
《道德經》 第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﹔ 五音令人耳聾﹔ 五味令人口爽…我想這段是告訴我們聽見聞皆需內歛,聽要傾聽,見要鏡映,聞要覺嘗,這次老師的上課有提到「五官收斂」証明了氣不只可由身發出,眼耳鼻舌皆有其氣,但需敏感的人方能覺知,另外也提到「地氣」與「星氣」定義的不同,總之這次我很有收穫。

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0813
這次在上課程老師繼續提供發聲的重要性,正好學員靜端也是學聲樂出身,彼此印證發音的妙處,一個好的發音是能夠產生源源不絕的共振能量,這舉嘴形、臉部肌肉及身體的腔位共振有關係,而在深呼吸的吐氣之時如何把氣吐掉留下能量就在於這些細節了。「口」的部候說完後,再來是「身」的部份,這次主要是說內膜的運動,我不經心想這舉核心肌群有沒有類似的地方?

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0806
起巽風喜息:在呼吸時嘴形也很重要,適當的嘴形能夠控常呼吸道的形狀,而發出對的聲碣更可讓您在呼吸時留下好的能量(口),而情緒的掌握也很重要,喜則氣緩(意),另外身形的角度也很重要(身),如此身、口、意的掌控將可慢慢細緻的掌握您要的能量。圖為下課時老師講解呼吸的要點。

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20100730
養生氣功班下課時間就是閒聊的時刻,大家互相交換心得與意見,這些來自四面八方的好漢們,各自有不同專長,有學體育、聲樂及繪畫,大家在藝術的領域談談唱唱,我呢?只要聽就好了^_^

武道家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